醉雞

醉雞
七月醉雞

泡菜

泡菜
老闆 來盤泡菜

獅子頭

獅子頭
獅子頭之山不轉路轉

豆干肉絲

豆干肉絲
豆干肉絲是人山的超級大明星

媽媽的手

3/31/2009

記憶中,忽媽媽的手一直是白白胖胖,柔滑如絲。所以前幾天拍到這張照片後,我難過了好久。 忽媽媽的手就是所謂的巧手,不大,但厚實,非但可以變出各種好吃的食物,更是織毛衣的好手--從小到大,我一直穿的是媽媽手打的毛衣。羨煞了我周遭的朋友。 我常常自嘲地想:有這樣能幹的媽媽女兒只好繼續無能囉。 那天我們包了150個粽子,忽媽媽累壞了。雖然有兩個幫手,但每一個粽子她都要親手來包,因為她怕別人包的不緊實,吃起來口感不對。忽媽媽是一個太認真太死心眼的人。 自從我們做了宅配以後,母女倆的關係就像坐凌霄飛車,忽上忽下,驚險萬分。過多的語言磨擦令我們疲憊不堪。 她好累我知道也很心疼,但我的累她卻不想明白。 因為她希望我可以搬離淡水,搬到她家(新店)附近,可以隨叫隨到。她甚至要我放棄我的街貓。我要怎麼告訴她:街貓已經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,我已無法放棄了。...

豆沙粽與黃梅調

3/29/2009

在我家粽子是零嘴,甚至是當主食吃的。我家一年四季都有粽子,鹹粽,甜粽,和鹼粽--原來我對這款一點興趣都沒有,直到我媽以香綿濃郁的豆沙做成紮實的內餡,再擱進冷箱冰成琥珀色軟凍狀,哇那個晶瑩剔透入口之妙啊,真是叫人含淚以對無可言喻。每次都吃得我欲罷不能,後悔莫及—─所以說當我媽的女兒最好不知人間有『瘦』字,既然有個會做菜的媽,只得徹底認了吧,就吃他個天荒地老無怨尤吧!我們家豆沙是自己買紅豆來做的,過程超超超麻煩,我從來沒認真學過,所以當然也不會做--說來慚愧啊,不過我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好好地學,希望有朝一日也做得出那入口即化的好吃豆沙。直到【誰來晚餐】訪問了我媽以後,我才知道我媽什麼時候和為什麼做粽子的來龍去脈--我有時真太自私太粗心了,以為我媽生來就會包粽子,就是一整個獅子座的白目,難怪那天我媽當著我的面突然跟來賓告狀,真是啊,窩裡反的有道理呀!開餐廳的20年中,我媽還是沒事就包粽子吃,那時人手多,粽葉一洗二十斤,包好分送朋友親戚,也送幾個給熟客意思意思甜甜嘴,誰知每個客人吃罷都大大驚豔,好說歹說死皮賴臉的要我媽多少賣些粽子給他──怎麼辦?我媽只好又包二十斤,還沒包完呢,又有別的客人也要買,也只好跟著賣,於是包啊包的賣啊賣的,包到最後我媽翻臉,大喊:不包了,累死了。有錢也不肯賺。實在是每天餐廳一百多個客人的用餐已經夠她們忙了。至於我媽什麼時候開始包粽子呢?嘿嘿想不到吧,居然是在我出生以前,我媽說那時她還懷著我住在報社大雜院裡,怎麼端午節還沒到就開始有人送粽子,這家送完那家送,滿桌子不同口味的粽子。要知道我媽是好強的人,這些鄰居送的粽子讓她壓力好大,第二年就學會了包北部粽,跟七號林媽媽學的,果然自己會包了以後鄰居也就通通不送了。...

3/29 忽忽珍粽品嘗會

3/29/2009

鹹粽(北部古早粽3月29號下午兩點,由忽忽作東,邀請老原(袁瓊瓊),迴紋針,sunny pie,與眾家好吃、會吃、享受吃的部落客們,於有河book 來一場粽子的下午茶。大家以吃會友,分享個人的粽子經:最好吃的粽子,最懷念的口味,等等。天南地北,不居形式,開心最大。忽忽將開放10個名額給大家,除了簡單的自我介紹,也請告訴忽忽你想參加的理由,名額有限,手腳要快。忽忽準備的粽子有:鹹粽(北部粽),白粽(豆沙餡兒),豆沙,皆由忽媽媽親手製作,保証好吃到你意猶未盡,迴腸盪氣。報名方式:請email至忽忽信箱cyebl@ms45.hinet.net 還請附上你的...

誰來晚餐(二)超級大牌到我家

3/29/2009

我作夢都沒想到會是他到我家作客,一開門見到他我跟我媽都跳了起來,又笑又叫,又抱人家又掉眼淚的,真是超級三八母女檔。而且這位來賓好像跟我媽換過帖似的,坐下來不到幾分鐘就開始西西唸的唸我了,唸得我媽猛拭淚,直跟人道謝:啊你是會算命是不是?怎麼知道我心裡就是這樣想?我則是一路不好意思支支吾吾無言以對,最後不免小小小抱怨:好討厭你是專門來讓我哭的是不是?...............這位來賓真是可愛,每吃一道菜就豎起大拇指朝著鏡頭說:吼!金好吃!不吃你會後悔.......而他還不止是做個樣子而已,吃得還真多:半碗麵,一大塊鯧魚,半個鹹綜,一個甜粽,菜就不用說了--看他吃得那麼香,我跟我媽得到了莫大的滿足。  謝謝【誰來晚餐】製作單位的超級貼心,幫我們邀請了他--特別是在這個時候,對我們母女倆的確是最大的支持和...

誰來晚餐 (一)

3/29/2009

年前公視『誰來晚餐』的企製給了我一封mail,說是想來拍我們家的宅配,我說好啊好啊!非常榮幸。不過我心裡有點擔心忽媽媽不答應,她在不熟的人面前是很害羞的,更別說面對攝影機了。果然她一臉猶豫,嗯嗯啊啊半天,甚至異想天開求助於我們一個朋友桂姐:要她冒充我媽媽--老太太還真是會耍寶逗趣兒。我心想:沒關係,年後再說,不搞定妳我就不叫妳女兒。沒想到上個禮拜再跟她提起時她竟點頭答應了。 第一個禮拜拍了一天,主要是拍她的菜,和訪問她一些菜後面的故事。本來以為她會很木訥的,哪個知道她活潑的很哩!人家問她菜的故事她偏要講她打牌的故事,講得樂樂長,哇咧!我在一旁拼命打轉彎的手勢,她才一臉不捨的繞回正題。可惜第一天拍的時候我嚴重睡眠不足,兩眼發黑醜到爆斃,所以,我絕對不會告訴人什麼時候會播出。(千萬別看!萬一不小心看了拜託記得要去趨魔避邪!)這節目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請個名人來我家吃晚飯,我開出了幾個名字後,隨口問了人家『會不會有點難』?企製老實地點了點頭。我開出的名單是侯孝賢,張大春,王偉...

一百歲的白菜滷

3/29/2009

白菜滷是我阿祖的菜。而阿祖是我媽媽的祖母,我的外曾祖母。我對阿祖的印象依稀,只記得她那張好大好高的床,和當時已經因為糖尿病而半盲的她,粗糙如砂紙般的大手,來回摩擦著我幼嫩的臉。 阿祖是個很有威嚴及權勢的女人,外曾祖父英年早逝,留下獨子和偌大的家業,我阿祖一肩扛起--他們家在日據時代是開兵工廠的,不要說保守的當年,就連現在這麼開放的時代,我阿祖仍屬不折不扣女強人一個。但凡女強人的背後總難免有些遺憾:例如早喪的夫婿,不成材的後生;阿祖溺愛的獨子我的外公抽了大半輩子的鴉片,走私坐牢是家常便飯。我第一次看見外公是在阿祖的喪禮上,一個高大憂鬱的男人,披麻戴孝,領著我的阿姨舅舅們--包括我媽媽,跪在棺木前演戲般搥胸頓足,嚎啕大哭。其實我母親很像我阿祖。不但長相,連那種權威感,指揮別人做事的氣勢,都深得阿祖的真傳。然而在我母親還沒出嫁之前,她可是怕極了阿祖,怕到連聽到阿祖咳嗽都要發抖,關於我媽媽從小身為家暴受虐兒的種種事跡,我略微寫過,但現在不提也罷了。我媽媽的不滿早就溶入時間的無垠裡,如今每當她再提到阿祖時,總是懷念感激的成份居多,就譬如今天這道滷白菜,她告訴我是阿祖的菜,是周家的祖傳菜,超過一百歲,「一百歲?」我有點不太相信:「阿祖會下廚做菜?」「阿祖才不用下廚做菜,我們家最好的時候有十六個查某甘仔...

豆乾肉絲是人山的超級大明星

3/29/2009

人山的超級大明星豆乾肉絲忽媽媽中年以後開始發胖,越來越胖,胖得像顆特大號的獅子頭。有個報社老同事也是老鄰居的白伯伯不多不少正好就是個大白目,每次來餐廳就會跟我媽開玩笑:「嘖嘖嘖!」一邊猛搖頭:「阿六啊,(我家迪化街的門牌號碼,後來變成我媽的綽號 ) 妳越來越胖了喔!」 我媽假裝沒聽到。 白伯伯又說:「阿六啊妳以前好瘦…...」 我媽虎虎瞪他一眼。 白伯伯更得意了,轉頭跟旁邊正在喝咖啡的客人講:「老闆娘以前好瘦...」. 「你去管你老婆啦!」我媽笑罵他:「飯沒吃飽是不是?」 白伯伯越說越來勁兒:「喲這麼開不起玩笑..」 「你開我玩笑當然好笑。」忽媽媽仍笑著說:「我認識你三十年從來也沒有問你為什麼那麼笨又那麼討人厭,這玩笑好笑嗎?」 白伯伯愣了好一會兒,才一臉恍然大悟,繼而訕訕地摸摸鼻子,低頭快走。 一直看白...

獅子頭之山不轉路轉

3/29/2009

當年人山餐廳還營業的時候,每到過年前就有年菜的外賣,獅子頭賣得最好,一天可賣500 顆,後來餐廳收了,我媽也是年年替朋友做菜,我覺得她已經是那種一天不做菜手就癢的人,可憐的是我啊,這輩子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身輕如燕。 獅子頭是唐奶奶教的,唐奶奶是江北人,江浙人做的獅子頭有很多種,姑且不論味道光是外形、做法、材料上、就有大大的不同,老立委周書府做的獅子頭也超好吃,清燉的,光是一顆獅子頭有湯碗那麼大,他們家親戚可多咧,年節吃飯時一家人團團圍坐一大桌,一人一口獅子頭,也都還吃不完。 我們家的獅子頭比拳頭小一點,先炸過,再紅燒,做湯(獅子頭火鍋)也可,加點大白菜A菜青岡菜什麼菜的都馬好吃,就連白口吃也行,像我小姪子不愛吃飯,一頓一顆綽綽有餘。唐奶奶一直到前幾年才過逝,享年96,她的兒子十幾年前就走了,老公死得更早,而這些都是她自己早就預知的事。奶奶生了張大餅臉、朝天鼻、刮鍋似的嗓音、且裹了小腳,走起路來搖搖擺擺,永遠是一身灰布掛,只有那一雙手極漂亮,光滑如絲,柔荑玉蔥,與身上其他的相極其不配;唐奶奶說如果不是她那雙手,早在逃日本鬼子難的時候她就沒戲了。唐奶奶很會看相,她也早預言了我母親的衰敗,但那時她只敢跟她媳婦、也就是唐媽媽──我們另一家餐館的合夥人講,一直到我們結束人山餐廳以後唐媽媽才跟我媽提起,唐媽也是我媽的債權人,卻安慰我媽說:沒關係!妳不要急著還我,奶奶說妳如果沒有這一劫妳可能會中風、橫死!沒關係!山不轉路轉。...

人山餐廳

3/29/2009

我們全家在人山餐廳忽媽媽在我國中時開了家人山餐廳,位於松江路和長春路口,當時附近有不少公司行號:中華日報、國華廣告、華商廣告、震旦行等,中華日報採訪組長期在我們家包飯,那時候的採訪組長是盧申芳,後來是張祖安,年輕時帥帥的張國立也是我們家客人。 前幾年認識的朋友中居然有好幾個人山的老客人。例如名記范立達剛進中華日報當菜鳥記者時,就曾在我家搭過一年的伙。所以有一次見面,他搖著頭對我說:「齁!那個海帶豆芽湯!」一副白頭宮女,不勝唏噓狀。我認為我家最好吃的菜是豆乾肉絲;豆乾切得細細,入口滑嫩,一般豆乾炒起來都很硬,有點豆子腥。但我家有一道簡單的處理,就把豆乾肉絲變成閃亮大明星。有個客人老遠從美國飛回來,特別指名要吃這道菜。吃了兩口後,筷子放下,愁雲慘霧地跟我媽媽說:「老闆娘這不是妳炒的對不對?」我媽媽只好親自下廚炒一盤給他吃。住在美國的有一天,我在99超市買菜,赫然一個中年男人,站在我面前不肯走,手指著我,一臉很執著的:「妳妳妳...」妳半天。我幾乎被他催眠了,傻望著他等他下文。好不容意他蹦出四個字:「豆乾肉絲。」人山餐廳是高陽老婆好姨取的名,我媽跟她合夥的。她們倆真是絕配:好吃、好請客、好算命。常常趁著下午休息的時間跑到某某地方去算命,把店丟給我一個人。當時還兼賣火鍋,一回她們去宜蘭找一個濟公,直到八點半才回來。進屋一看:哇!滿屋子鬧哄哄全是人,大半的客人吃的是火鍋。吃火鍋客人很輕鬆,我卻忙昏了,要用機器切肉、做鍋底、加白菜、豆腐、青蒜、番茄、點菜、送菜。總之我已七手八腳做了一屋子的火鍋,好幾桌都買單走人了。事後我媽和好姨跟我陪了三天的笑臉,因為我臉臭臭地說:「喂!妳們這些大人太沒責任感了吧。」不過心裡暗爽好久。我想,這樣的餐廳長大,多少有被訓練到吧。人山餐廳除了我媽好姨兩個老闆娘外,還有阿稠我三舅媽;阿綢十六歲從田中上來我家幫傭,一直帶我長到七歲,因為乖巧我媽便將她介紹給我三舅,不幸的是我這酒鬼三舅婚後沒幾年就肝硬化一命嗚呼去也,彼時他的女兒才幾個月大。後來阿綢在中和賣花生湯紅豆湯,二十歲的我在中正橋下學開車時,一次無意中走到她店裡,她一看到我什麼話都說不出來,只是哭個不停,不久我媽就把她接回餐廳住,帶著我的小表妹。...
 

2009 ·忽忽味 by TNB